宿扬州
李绅〔唐代〕
江横渡阔烟波晚,潮过金陵落叶秋。
嘹唳塞鸿经楚泽,浅深红树见扬州。
夜桥灯火连星汉,水郭帆樯近斗牛。
今日市朝风俗变,不须开口问迷楼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傍晚的烟波笼罩在宽阔的江面,路过金陵已经是落叶纷纷的深秋时节。
叫声高亢的塞北大雁飞过楚地湖泽,深深浅浅的红树中间依稀看到了扬州城。
夜晚桥梁上的阑珊灯火连接着星光,城外河水中游船上的桅杆好像能接触到天上的斗牛星辰。
现在集市和朝廷上的风俗已经改变,不用再开口询问迷楼了。
注释
扬州:即今江苏省扬州市。
江横渡阔:表现了江面的阔大。
烟波晚:傍晚的烟波。
嘹唳(liáo lì):雁叫声。
塞鸿:从塞北飞来的鸿雁,雁于秋深南飞。
楚泽:指扬州一带的湖泊,古代楚地包括湘鄂
简析
《宿扬州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诗的首联点明时节,落叶与秋潮相映,增添了一份季节的萧瑟;颔联既表现了空间的深远,也寓含旅途的孤寂和对扬州城的向往;颈联造出一幅梦幻般的夜景,同时也反映了金陵作为水城的繁华;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风俗变迁的感慨。这首诗以秋日傍晚的金陵为背景,摹画出一幅壮阔而略带哀愁的江南水乡图景,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。
李绅
李绅(772—846)汉族,亳州(今属安徽)人,生于乌程(今浙江湖州),长于润州无锡(今属江苏)。字公垂。唐元和元年(806年),进士及第,补国子助教。与元稹、白居易交游甚密,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,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。作有《乐府新题》20首,已佚。著有《悯农》诗两首: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脍炙人口,妇孺皆知,千古传诵。《全唐诗》存其诗四卷。 132篇诗文 32条名句
对酒忆贺监二首
李白〔唐代〕
四明有狂客,风流贺季真。
长安一相见,呼我谪仙人。
昔好杯中物,翻为松下尘。
金龟换酒处,却忆泪沾巾。
狂客归四明,山阴道士迎。
敕赐镜湖水,为君台沼荣。
人亡余故宅,空有荷花生。
念此杳如梦,凄然伤我情。
蜀相
杜甫〔唐代〕
丞相祠堂何处寻?锦官城外柏森森。
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
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
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