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汾沮洳

诗经·国风·魏风〔先秦〕

彼汾沮洳,言采其莫。彼其之子,汾无度。汾无度,殊异乎公路。
彼汾一方,言采其桑。彼其之子,汾如英。汾如英,殊异乎公行。
彼汾一曲,言采其藚。彼其之子,汾如玉。汾如玉,殊异乎公族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在那汾河湾里低湿的地方,有个小伙子采水面野菜忙。你看那个勤劳的小伙子啊,长得是那样英俊无法衡量。他长得那样英俊无法衡量,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!
在那滔滔汾河水的另一方,有个小伙子采撷桑叶正忙。你看那个勤劳的小伙子啊,长得那样英俊如鲜花怒放。他是那样英俊如鲜花怒放,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!
在那滔滔汾河拐弯的地方,有个小伙子采撷泽泻正忙。你看那个勤劳的小伙子啊,品行如美玉一般纯洁高尚。他品行如美玉般纯洁高尚,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!

注释
汾:汾水,在今山西省中部地区,西南汇入黄河。沮(jù)洳(rù):水边低湿的地方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鉴赏

  《魏风·汾沮洳》全诗共为三章,各以“彼汾沮洳,言采其莫”、“彼汾一方,言采其桑”、“彼汾一曲,言采其藚”起兴。这“沮洳”、“一方”、“一曲”词语的变换,不仅显示这位民间女子劳动内容的不同,还表示空间和时间的变换。也就是说,不论这位痴情女子干什么活儿,也不论是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。她总是思念着自己的意中人,足见其一往钟情的程度了。把这位女子思慕情人的痴情之状描摹得栩栩如生。接着又用“彼其之子,美无度”、“彼其之子,美如英”、“彼其之子,美如玉”来赞美男子的仪容。“美无度”是“美极了”,“美得无法形容”之谓。“美如英”,是说男子美得像怒放的鲜花;“美如玉”,是说男子容光焕发,有美玉般的光彩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关于此诗的背景,《毛诗序》认为因君子勤俭,亲自采莫、采桑,有失体统,故作此诗以刺之。这些说法都是不符合文本语义的。闻一多在《风诗类钞》中首先提出“这是女子思慕男子的诗”,今人多从之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姜亮夫 等.先秦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8:207-209
2、 王秀梅 译注.诗经(上):国风.北京:中华书局,2015:209-211

简析

  《汾沮洳》是一首杂言古诗,全诗三章,每章六句。第一章写男子之美无可度量;第二章写男子之美像花朵一样;第三章写男子之美似美玉一般;此诗主要以侧面烘托手法塑造形象,三章字句变化不多,而诗意却层层递进,把这位未露面的男子描写得如见其人,把这位女子思慕情人的痴情之状描摹得栩栩如生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

庄周 庄周〔先秦〕

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。庄子曰:“鲦鱼出游从容,是鱼之乐也。”惠子曰:“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”庄子曰:“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鱼之乐?”惠子曰:“我非子,固不知子矣;子固非鱼也,子之不知鱼之乐,全矣!”庄子曰:“请循其本。子曰‘汝安知鱼乐’云者,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,我知之濠上也。”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黄公好谦卑

《尹文子》〔先秦〕

  齐有黄公者,好谦卑。有二女,皆国色。以其美也,常谦词毁之,以为丑恶。丑恶之名远布。年过而一国无聘者。 卫有鳏夫,失时,冒娶之,果国色。然后曰:“黄公好谦,故毁其子,谓不美。”于是争相聘之,亦国色也。国色,实也;丑恶,名也。名实相违也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孟子·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

孟子 孟子〔先秦〕

 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。王曰:“贤者亦有此乐乎?”

  孟子对曰:“有。人不得,则非其上矣。不得而非其上者,非也;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,亦非也。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。乐以天下,忧以天下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:‘吾欲观于转附、朝儛,遵海而南,放于琅邪。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?’晏子对曰:‘善哉问也!天子适诸侯曰巡狩,巡狩者巡所守也;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,述职者述所职也。无非事者。春省耕而补不足,秋省敛而助不给。夏谚曰:“吾王不游,吾何以休?吾王不豫,吾何以助?一游一豫,为诸侯度。”今也不然:师行而粮食,饥者弗食,劳者弗息。睊睊胥谗,民乃作慝。方命虐民,饮食若流。流连荒亡,为诸侯忧。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,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,从兽无厌谓之荒,乐酒无厌谓之亡。先王无流连之乐,荒亡之行。惟君所行也。’景公说,大戒于国,出舍于郊。于是始兴发补不足。召大师曰:‘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!’盖徵招角招是也。其诗曰:‘畜君何尤?’畜君者,好君也。”
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