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
错乱的山峰重叠起伏,溪水蜿蜒曲折,依稀可见几处村舍在若耶溪边。
垂老之年移居乡村,渐渐能分清豆和麦,全家完全应该在这云雾缭绕的仙境中安居。
春笋仿佛顷刻间长成高竹,葵花向阳盛开仿佛荫蔽其足。
雨天玩赏山姿,晴天悠闲赏月,请不要嫌弃这份淡泊宁静的生活,就让我们以此度过余生吧。
注释
依稀:仿佛。
若耶:若耶溪,在浙江绍兴市南。
菽(shū):豆类作物总称。
合得:完全应该。此为反话正说。
烟霞:指远离尘嚣的山水之地。
低头竹:指嫩竹顶部枝叶未展,迎风如低头。
卫足
这首诗应当是作者接近五十岁时所作。诗的题目“村舍”指诗人修建于故乡山东博山城东五十里的“红叶山楼”,诗人在此居住了七年左右。当时诗人已无官职,隐居于此。在这样如诗如画的环境中,诗人有感而发,创作了这首诗。
参考资料:完善
诗人说,他的“村舍”红叶山庄虽地处山东博山,风景之优美则仿佛如绍兴的若耶一样。诗人既把他红叶山楼的风景比之若耶,可见这里富于山光水色。诗的第一句“乱峰重迭水横斜”,写的便是山峰倒映水中的景象。“乱峰”映在水中,故呈“重迭”之象,乃有横斜之美。这句以水色衬托山光,把山峰种种姿态尽收于渌水清溪之中,诗一上来先对“村舍”风光作了极优美的总体描绘,描写出一个深刻的“第一印象”。这首诗的诗眼在末句“闲澹”二字,这大概不会有异议。“闲澹”是有条件的。第一,要有物质生活保障;第二,要心态安详。诗人能在风景如此优美的地方建造“红叶山楼”,这“村舍”定然不是真正的农民房舍。
“垂老渐能
半野园者,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。相国既没,距今十有余年,园已废为他室。而其中花木之荟萃,足以误日;栏槛之回曲,足以却暑雨而生清风;楼阁之高迥,足以挹西山之爽气,如相国在时也。
庚戌之春,余友杭君大宗来京师,寓居其中。余数过从杭君,围以识半野园之概。而是时,杭君之乡人有陈君者,亦寓居于此。已而陈君将之官粤西,顾不能意情此园,令工画者为图,而介杭君请余文以为之记。
夫天下之山水,攒蹙累积于东南,而京师车马尘嚣,客游者往往萦纡郁闷,不能无故土之感。陈君家杭州,西子湖之胜甲于天下。舍之而来京师,宜其有不屑于是园者;而低徊留连之至不忍以去,则陈君于为官,其必有异于俗吏之为之己。虽然,士当贫贱,居陋巷,瓮牖绳枢自足也;间至富贵之家,见楼阁栏槛花木之美,心悦而慕之。一日得志,思以逞其欲,遂至脧民之生而不顾,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?然则,陈君其慕为相国之业而无慕乎其为国,可也!